在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时间,都是道教思想为主佛教思想为辅,汉,唐,宋,明,皆是如此。历史上道教出了太多的有名人物。我们今天看到佛道二教规模这是清王朝时间形成的,清王朝为了稳固自己统治地位,刻意的扶持佛教,打压道教,以达到愚人的结果,建国以后无神论思想……事实就是历朝历代都是社会精英阶层信仰道教,普通老百姓信仰佛教,毕竟佛教门槛更低,修来世思想更好糊弄人哈!
自古道门内部有“十道九医”之说、就是说道门里面、十个道士九个都会医术、不知医不足以为道士、中医在上古时期是没有这个名称的、上古时候都叫道医、医学是掌握在道士的手里的、后来逐渐流传到社会上、而形成了所谓的中医、但是真正的医学高手、都是隐藏在道士内部、历史上道士之中的神医屡屡皆是、但是论名气、论功德、论著作及历史影响之大的、恐怕没有能够超越药王孙真人的了。而中药中医和佛教是没有关系的,如果非要说有,那也是佛教窃取了中国文化。
吴道子——著名大画家、神仙吴真人。道家中人更呼之为“吴道真君”、“吴真人”。苏东坡在《书吴道子画后》一文中说:“诗至于杜子美(甫),文之于韩退之(愈),书至于颜鲁公(真卿),画至于吴道子,而古今之变,天下能事毕矣!”一代宗师,千古流传。
李泌——南岳衡山高道、辅佐三代帝王。作为一个道士政治家、辟谷大师、修炼高人、能够在宫廷当朝议政、而且还穿着道服、在皇宫修行、经常指点江山国事、军政大事、辅佐几代帝王、唐氏家族、不但参与国事之谋划、还参与皇帝家事之左右、可谓于国于家、都有莫大之贡献功劳、而且最终得以功成身退、归隐山林、继续修炼成仙、这样一个隐秘之客、实属稀有。诸如此类,还有很多事例,老道举这些例子,不过是为了说明道士的修行不易。
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,和尚形象多为负面,比如杂剧《竹坞听琴》《桂枝儿》《女贞观》,小说《水浒传》《金瓶梅》、“三言二拍”,都出现了犯色戒的僧尼形象。
《水浒传》写到裴如海和《金瓶梅》写到潘金莲请和尚为武大郎做法事时,都出现了“一个字便是僧,两个字是和尚,三个字鬼乐官,四字色中饿鬼”这首打油诗。如今,世人向利者多,向德者少,故此贪财好色者多出家为僧。
佛教初传入中国时,其组织方式沿袭了印度的僧团制度,和尚只尊行僧团内部规定—犍度,组织脱离甚至凌驾于于世俗政权,自成体系,但很快就招致世俗统治者的不满而引发灭佛事件。
佛教将学仙的人叫守尸鬼。请问学佛的人叫做什么鬼?抛尸鬼、弃尸鬼、烂尸鬼、灭尸鬼、无尸鬼?据南宋度宗年间(1201-1204年)的《嘉泰普灯录》记载,也是这个故事的最早记录作品之一进行了纠错:“近有黄冠谓吕公见黄龙,初无是说,乃释辈欲神其禅宗耳...”。《嘉泰普灯录》是最早记载吕祖见黄龙的书之一,一语道破天机的说明佛教徒禅宗自己伪造该事件,意欲神话自己教门的情况!
“吕祖显圣,自唐至今,多见史册,而且吕祖也从没承认自己是禅宗护法。我们为什么不信一个活神仙,而要去信一个死和尚呢?吕祖曾作诗叹曰:“独自行来独自坐,世上人人不识我。唯有城南老树精,分明知道神仙过。”对于外来文化,我们也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,所以外来的宗教,比如佛教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。当然,仅仅从和尚多而道士少就说明佛教的影响力大也是妄言,道教法术内容也是很多的,如祈雨、疗病、延生、送死、超度、祈梦、求签等道术都与民间巫术结合在一起,如春节这个中国民间最盛大的节日,道教的影子就随处可见,有的风俗沿袭至今。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载:“二十四日交年,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,备果酒送神,烧合家替代钱纸,贴灶马于灶上,以酒糟涂抹灶门,谓之‘照虚耗’……近岁节,市井皆印卖门神、钟馗、桃板、桃符及财门纸驴、回头鹿马、天行贴子。卖乾茄瓠、马牙菜、胶牙饧之类,以备除夜之用。自入此月,即有贪者三数人为一伙,装妇人鬼,敲锣击鼓,巡门乞钱,俗呼‘打夜胡’,亦驱祟之道也。”其中所述敬灶神,“打夜胡”,贴门神、桃符及钟馗画像等,都是道家文化。
据道经记载,道家(上古道教)起于盘古开天辟地,元始立教说法。传至世间则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、铸鼎炼丹,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、西出函谷。故以黄帝为纪元计,道历至2019年已有4700多年。老道只问一句:你们是愿意长寿健康的活着修行,还是愿意做一个今生不努力,只愿求来世的弃尸鬼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