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山阻击谜团:明明白台山才是制高点,为啥却把主力放在平原上?

塔山阻击谜团:明明白台山才是制高点,为啥却把主力放在平原上?

1948年10月4日,东野首长向中央军委报告时指出:“我军决定以四纵、十一纵防守塔山一带,采取攻势防御,顽强消耗敌人。”这意味着,战斗的主要目标是拖延敌人,而不是直接歼灭敌人。

而既然是阵地防御战,理应利用高地来进行有效阻击。白台山作为制高点,本应该成为最佳的防守位置,因为居高临下的火力打击总比在平地上打敌人要更有优势。

二、为何不选择白台山?

四纵12师的指挥官江燮元带领干部勘察了塔山地区的地形后,发现塔山村几乎没有天然的防守优势。整个村子平坦开阔,几乎没有障碍物来掩护防守部队。这让大家非常担忧,因为如果没有障碍,敌人能够轻易突破防线。

因此,最初的方案是将防守重点放在白台山。虽然白台山的海拔并不算太高,但它是唯一的制高点,依托这里进行防守,部队可以在高地上压制敌人。同时,从两翼对敌人进行包抄,也可以增强防守的效果。

然而,虽然从理论上看,依托白台山进行防守是可行的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。首先,国军的东进兵团将为了保住锦州而拼尽全力。一旦攻势过猛,四纵就算在白台山占据有利位置,也可能无法承受敌人的压力。白台山防线一旦被突破,塔山的防线会变得空虚,敌人可以利用空隙进攻塔山村,甚至从塔山直接向锦州进军,形成夹击之势。

此外,塔山村正好是葫芦岛到锦州的唯一交通线,国军势必会集中兵力直接攻击塔山村。因此,防守的重点应该放在塔山,而不是白台山。

东野首长清楚这一点,在得知12师打算放置主力在白台山时,发出了紧急电报:“守山必守村。”并指示四纵要坚守塔山村,不得后退,必须死守。

三、塔山与白台山的英雄

塔山阻击战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。在正面作战的部队,特别是四纵12师34团,展现了极大的英勇,他们誓言“阵地不弃,誓死守卫”,面对敌人的猛攻,他们甚至在弹尽粮绝时依然奋力抵抗,为保卫阵地不惜一切。

与此同时,负责防守白台山的36团也同样表现出色。尽管敌人多次发起猛烈的进攻,但36团没有后退一步,始终坚持到最后。在战斗最激烈的13日,尽管敌人兵力优势明显,36团依然坚持住了阵地,成功守住了白台山。战后,36团被授予了“白台山英雄团”的荣誉称号。

通过这场六天六夜的激烈战斗,塔山阻击战最终以胜利告终,成功拖延了敌人的东进,为东野主力部队顺利攻克锦州提供了宝贵时间。这场战斗的胜利背后,凝聚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士兵,他们以生命捍卫了阵地,为整个战局的转折做出了决定性贡献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更多创意作品